最新目录

北大荒土地孕育的黑龙江版画

来源:中国土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版画《硕果》。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聆听从北大荒出发的黑龙江版画持续迈进的铿锵足音,探究不同时期黑龙江版画所拥有的人民属性、审美理想、艺术品格、语言特征

版画《硕果》。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聆听从北大荒出发的黑龙江版画持续迈进的铿锵足音,探究不同时期黑龙江版画所拥有的人民属性、审美理想、艺术品格、语言特征及所映射的时代风貌,体味艺术创作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以版画这一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当代中国壮丽如歌的文化形象,印证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辉进程。

黑龙江省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版画大省,黑龙江版画在我省十大艺术品牌中熠熠生辉。60余年来,黑龙江版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即1958~1978年的北大荒版画崛起和知青版画时期、1979~1999年的北大荒版画延续及嬗变期、2000年至今的黑龙江版画发展和繁盛期。

一、北大荒版画崛起和知青版画时期

1958年,北大荒版画在三江平原上粲然崛起。那一年,全面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热潮涌起,十万转业官兵加入垦荒大军。在这支队伍中,一批年轻的美术工作者在艰辛的劳动生活之余,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用满腔的豪情和崭新的语汇赞美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讴歌踏冰沐雪的垦荒者。苍莽雄阔的大荒底蕴、艰苦卓绝的垦荒生活、激情燃烧的岁月年华,给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激发了他们空前增长的艺术能量,催生出以色彩为重要造型元素、大面积和多版次套色的、迥异于传统木刻章法的版画范式。以晁楣的《荒原春夜》(1958)为发端,以晁楣、张作良的《到北大荒去》(1959)、晁楣的《金色的海洋》(1959)、《第一道脚印》(1960)、《黑土草原》(1960),张作良的《排障》(1960)、张祯麒的《暮归》(1960)、杜鸿年的《春的喧闹》(1960)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品横空出世。

1960年和196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牡丹江农垦局政治部在北京中国美协展览馆联合主办了“北大荒美术作品展览会”和“牡丹江垦区版画展览”。垦区版画登临大雅之堂和亮相权威媒体,在北京及全国引发轰动,迅速掀起“北大荒版画热”。在美术界、版画界,北大荒垦区版画的问世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气象和文化现象,而在社会各界,则形成了“北大荒热”。人们通过垦区版画作品发现,以前那片“远在天边”的蛮荒之地突然之间“近在眼前”,却又是如此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从而形象地感知了从昔日“北大荒”向祖国“北大仓”转变中的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196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择取垦区两次晋京展览中的42幅版画作品结集出版,命名为《北大荒版画选》,这是黑龙江垦区版画作品首次由权威专业出版机构出版并面向全国发行。从此,“北大荒版画”这个响亮的名称便伴随着愈加繁茂、愈发精彩的垦区版画作品传遍全国,走向世界。这些诞生于垦荒大军和垦荒生活中的版画作品充满肥沃黑土的芬芳,洋溢着生活与时代的气息,构图恢弘、刀法遒劲、对比洗练、色彩生动,富于节奏与张力,构成了迥异于此前国内外版画语系的鲜明的风格特征,形成了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反映生活本质诉求、独具地域艺术风范的当代版画艺术学派,也使北大荒版画成为传播北大荒精神的形象载体。直至60余年后的今日,北大荒版画/黑龙江版画的美学价值、理论建树、画家集群、创作成果蔚为大观,为中国当代创作版画提供了全新的审美参照和语言范式,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文化影响。

1968年,黑土地迎来数十万城市知识青年。当年北大荒美术创作集体中最年轻的郝伯义此时年方三十出头,他承担起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交付的重任,召集各师各团中有美术基础的知识青年举办美术学习班,接续了陷入停滞的北大荒版画创作之路。关于早期北大荒版画的创作形态,晁楣先生记述:“同时作为办公室、寝室、画室和课堂的画报编辑部的大房间,实际上又像一个群众美术创作活动的招待所和转运站:画报内部同志创作进行到一个阶段,需要补充生活素材了,就三三两两地分头下到基层去。基层作者有时携带草图、成品从四面八方跑来征求意见,当天回不去,就挤在我们的大通铺上安营扎寨。在不足五十平方米的空间里,整天价熙熙攘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彼时的北大荒画报社,俨然是垦区画家的集散地和创作大本营。兵团时期的知青版画创作形态,几近晁楣历史记叙的翻版:分散在各基层单位的美术知青们接到通知,打起背包,带着草图奔赴佳木斯兵团俱乐部集中创作,同样睡大通铺、吃大食堂,优势互补。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 网址: http://www.zgtdzz.cn/qikandaodu/2021/0413/765.html



上一篇:探析董希文新中国初期油画作品中的土地与劳动
下一篇:谁与共峥嵘

中国土地投稿 | 中国土地编辑部| 中国土地版面费 | 中国土地论文发表 | 中国土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土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