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土地》期刊栏目设[01/26]
- · 《中国土地》投稿方式[01/26]
- · 中国土地版面费是多少[01/26]
贾平凹一针见血农民为何从舍不得放手土地,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古人云:“富者有银犹可苏,贫者无银卖田地”、“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平路坡”,由此可见,田地对于古人来讲,不仅是养家糊口的基层,拥有大片的肥沃农田也是身份地位的
古人云:“富者有银犹可苏,贫者无银卖田地”、“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平路坡”,由此可见,田地对于古人来讲,不仅是养家糊口的基层,拥有大片的肥沃农田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其实往近了说,也就二十多年前吧。人们还都在为自家能分得多一分的农田而感到庆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在笔者中学时,政府开始大面积地收回土地,当时耳边听到最多的议论是:“以后没有土地,吃什么呢?”,渐渐地,当大片大片的农田被圈住盖了工业厂房,给村里的闲散的人员也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有一段时间,村委会为了照顾村民吃菜方便,专门规划出了一片菜地用于日常生活,申请菜田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人才报名。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原来的舍不得放手,到不愿意种田,这中间的过程也就短短的十几年。为什么以耕种为主的农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呢?中国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语录中,一针见血地回答了这个现实的问题。
农民不再为耕
中国自古为农业大国,老祖宗留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习惯,延续了几千年,到了我们这一代,“农民”这个称呼渐渐的变得模糊。
农民,在百科上解释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但是对于现在的仍旧在以农耕为主的农民来讲,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早已取代了当年“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人在地头坐,粮到家中来。所以,现在的农民从本质上与之前也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种地,转而外出打工,宁愿背井离乡也不愿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农夫、山泉,有点甜”的日子,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农民的生活不仅限于温饱二字,在吃饱穿暖至于还希望生活过得有品质。那么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的日常需求物品也从之前的单一变得丰富起来,从而生活基本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
那么,原来由种田卖粮所产生的收入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的需求,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可能还不如外出打工的三分之一收入,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让很多农民慢慢的放弃了自己曾经视为珍宝的土地。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这是一个物质社会,以前有句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可以说:有钱能使磨推鬼。我们其实一直在宣扬不要过于看重物质,但事实就摆在了面前,看病、成家、立业、社交哪一项都离不开钱。
现实就是如此的一针见血
当然,很多人会说:“民以食为天。”如果人人都丢掉了手中的锄头去城市里搬砖,那谁又来养活不再为农的人呢?
的确,人是铁饭是钢,不管走到哪里吃饭是头等大事。但即便是如此,从国家在农业方面的进出口额的变化情况,也能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已经从一个农业出口大国变成了农业进口国。
对于这种现象,贾平凹有他独到的见解,他曾这样解释为什么如今的农民不愿意种田:
“这里没有矿藏,没有工业,有限的土地在极度地发挥了它的潜力后,粮食产量不再提高,而化肥、农药、种子以及各种各样的税费迅速上涨,农村又成了一切社会压力 的泄洪池。体制对治理发生了松弛,旧的东西稀里哗啦地没了,像泼去的水,新的东西迟迟没再来,来了也抓不住,四面八方的风方向不定地吹,农民是一群鸡,羽毛翻皱,脚步趔趄,无所适从,他们无法再守住土地,他们一步一步从土地上出走,虽然他们是土命,把树和草拔起来又抖净了根须上的土栽在哪儿都是难活。”
从贾平凹所说的这段话中,其实可以看出另外一层含义。如若身为农民的我所在的这片土地上有丰富的矿产、有支撑的工业产业的话,谁又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异地讨生活呢?
我们说一个职业发展得很好,那么它一定是在顺应时代的洪流中,不断地在调整着自己。农民也是一样。
但是土地的潜力就是那么大,如果身为农民想要让自己的土地产量增收,就需要不断从土地的肥沃程度、种子的质量等方面加码,但往往得到的收获又不尽人意。守不住土地的农民只能选择抛弃土地另寻他路。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 网址: http://www.zgtdzz.cn/zonghexinwen/2021/032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