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土地》期刊栏目设[01/26]
- · 《中国土地》投稿方式[01/26]
- · 中国土地版面费是多少[01/26]
岩石行星的“最强boss”被发现,距地39光年,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据外媒报道,在距离地球730光年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宇宙中最大的岩石行星。它大约有地球大小的 39 倍,现在正迅速围绕着一颗恒星。在职的。 天文学家是如何发现它的?
据外媒报道,在距离地球730光年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宇宙中最大的岩石行星。它大约有地球大小的 39 倍,现在正迅速围绕着一颗恒星。在职的。
天文学家是如何发现它的?天文学家将这颗岩石行星命名为“TOI-849b”。根据目前已知的观测资料,虽然它现在是一颗岩石行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直都是这样。天文学家认为,“TOI-849b”在其诞生初期可能是一颗比木星还大的气态行星,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只不过是大气层剥离后的岩石行星核。 .说起来,这次发现“TOI-849b”也是美国宇航局过境系外行星勘测卫星的功劳。自2018年以来,这颗卫星被发射到地球轨道。现在两年多来,已经陆续发现了50种。许多系外行星为科学家提供了了解系外行星的详细数据。同时,还有数以千计的候选系外行星,都是由这颗卫星发现的。
我们都知道行星不发光,那么天文学家是如何在宇宙中发现它们的呢?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行星围绕恒星运行,每个行星都有不同的中后期轨道,通过观察,当行星穿过恒星表面时,会阻挡一部分恒星的光.这时,通过观察恒星表面亮度的细微变化,并计算它的周期,就可以确定是否有行星围绕它运行。 “TOI-849b”与其母星的距离非常近,完成一圈公转仅需18小时左右。由于之前对系外行星的观察,这对天文学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观察。气态行星通常出生在远离恒星的地方。以太阳系为例。太阳系内部的行星都是岩石行星。这一发现也意味着,恒星系统的孕育和宇宙中行星的排列可能存在多种规律。
为什么它会从气态行星变成岩石行星?天文学家发现“TOI-849b”的表面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就密度而言,虽然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9倍,但它的密度却与地球相近。这意味着它在诞生初期就吸收了大量的氢和氦,在成分上与木星相似。 “TOI-849b”也是天文学家在宇宙中首次观测到完全剥离大气层的岩石行星核。天文学家认为,它之所以从气态巨行星转变为岩石行星,可能与距离有关。母星太近了。天文学家通过计算机建模表示,“TOI-849b”诞生后,一直试图靠近母星,其大气正逐渐被母星的强大引力和来自母星的辐射剥离。空间。消失。此外,在“TOI-849b”所在的恒星系统中,或许在母星旁边还有一颗行星。 “TOI-849b”在争夺“轨道”的过程中因碰撞而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样子。 .当然,这些都是天文学家的猜测。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或许“TOI-849b”还在成长过程中。它并没有失去大气层,只是没能积聚足够的气体。也许现在它看起来像一颗岩石行星,未来它可能会继续进化,成为一颗类似木星的行星。
气态行星真的能变成岩石行星吗? “TOI-849b”的发现为天文学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此外,它还带来了新的问题,即气态行星真的能变成岩石行星吗?今天,天文学家对行星的研究结果表明,宇宙中已知的行星分为两类,一类是岩石行星,代表行星是我们熟悉的地球。另一个是气态行星,代表行星有木星、海王星等。什么是气态行星?简单地说,它是一颗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的质量和密度不成正比,这也是“TOI-849b”这么大的原因之一,但密度却与地球相似。因为气态行星的主要成分是氢、氦等,这些元素都是轻元素,所以气态行星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浮肿”。多年来,普通人对气态行星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气态行星能着陆吗?毕竟,在我们的理解中,它们都是气体。但事实上,它们也有岩石或金属内核,这就是为什么“TOI-849b”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行星内核。
早在2015年,天文学家就利用计算机建模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气态行星可以演化为固态行星。例如,当一颗气态行星远离其母星时,其表面温度非常低。届时,氢和氦会冻结成冰,在其表面形成厚厚的冰壳,告别气态,自然是固态。其次,气态行星的内核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强烈的聚合反应,导致原本包围气态行星的氢元素被消耗殆尽。这样,气态行星也会变成固态行星。与“TOI-849b”相比,显然不会由第一个原因形成。毕竟,它离母星很近。从第二种推测来看,气体通过撞击而消失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显然,“TOI-849b”给了天文学家新的研究思路,甚至一些天文学家认为,或许在太阳系中,类似“TOI-849b”的事情也在悄然发生,比如在小行星带。它全部由金属制成,主要成分是铁和镍,这使它看起来像一个行星核。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 网址: http://www.zgtdzz.cn/zonghexinwen/2021/0709/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