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诗意地栖居 上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

来源:中国土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说:虹口在彩虹湾征集居民意见 虹口区供图 通过“AI+养老”,从智能化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辐射到家门口微型为老服务站,再到居家养老增能,养老不再是一个家庭在奋战。记者了解

图说:虹口在彩虹湾征集居民意见 虹口区供图

通过“AI+养老”,从智能化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辐射到家门口微型为老服务站,再到居家养老增能,养老不再是一个家庭在奋战。记者了解到,在“周家渡智慧养老平台”微信小程序,家属可以随时向社区提出安排护工上门陪聊、陪同就医、助餐送餐等服务。未来,随着5G的广泛运用,更多医养资源将在老百姓15分钟生活服务圈内可触可及,精准地为社区老人服务,打造智慧养老生态圈。

虹口:把建设意见交给居民

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便捷的商业服务,临港不断完善社区商业配套,建成了古棕路、方竹路、竹柏路商业圈和宜浩欧景商业街等商业设施,并在滴水湖地铁站开办了乐乐市集,沿湖布局了“滴水客厅”和“湖畔客厅”商业项目,打造高品质城市会客厅和市民休闲餐饮好去处。

为了提高市民居住幸福指数,临港新片区不断集中优质资源,借助特有的生态空间优势,打造独具新城特色的15分钟生活圈。

沿湖沿海的自然条件、广阔的生态空间,是临港特有的优势。在临港新片区的15分钟生活圈规划中,将重点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绿色空间。星空之境海绵公园位于上海天文馆边上,附近很多居民来骑行、游玩。环绕滴水湖一圈,已建起一片绵延几公里的二环城市公园带。未来,公园带里将不仅有绿化和步道,还会围绕居民需求,打造更多公共活动设施。

如何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加贴心的社区服务?南汇新城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行“一口受理”和“分类办理”,并配置了“一网通办”医保、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等自助终端,提供查询和办理医保、城保、公积金等66项事务。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为长三角地区个人提供异地就医登记、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社保卡申请等20项服务。

浦东:规划蓝图变“智能地图”

10年来,这样的愿景正从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昨天,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上海“十四五”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指导意见》。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上海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将达到85%左右。

“我原先住在四川北路,生活很方便,现在动迁到这里,有亲戚来做客,想请他们上饭店吃饭也找不到一家像样的。”住在虹湾社区虹馥里小区的居民刘庆杰,希望社区能引进有一定品牌、且成规模的饭店。入住彩虹湾四期的年轻白领邱艳也有同样的希望,她还期盼社区提供居民娱乐、休闲、学习的活动场所。

家住上南花苑的孟先生家有老父亲,他对全方位安防感应护理系统特别感兴趣。“有了智慧养老的设施,老人家摔倒或离床都会发出安全警示。家人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足不出户了解长辈的健康状况。”旁边的工作人员向他介绍,这个设备还可以显示晚上老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存在的睡眠问题。更重要的是,一旦数据发生异常,系统会及时干预,发出疾病预警提示。

在教育方面,临港已基本形成多样化教育服务体系,现有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校和幼儿园48所。医疗方面,与市六医院临港院区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让优质资源向社区延伸。临港新片区目前正以“适度超前”的原则,加速推进各类配套。

据悉,《浦东新区基本公共服务“15分钟服务圈”资源配置标准体系》已发布。在探索社会事业“15分钟生活圈”过程中,浦东走在了数字化转型的前列:利用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实现缺项服务检测、布局优化分析、项目选址建议等功能,把规划蓝图转化为“智能地图”。

临港:“适度超前”推进各类配套

市中心最大保障房基地未来怎么建?如何打造15分钟生活圈?虹口区这个社区把选题交给居民。江湾镇街道彩虹湾社区日前在居民中开展了一场调研,征集他们对打造“彩虹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意见。

图说:浦东城运中心 浦东新区供图

事实上,根据居民的呼声,彩虹湾地区生活设施已在逐步完善中,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三角地菜场、邮局等均已落地,公交108、887、160路等也已通达,星巴克和麦当劳开进了社区。未来,街道将打造以“彩虹湾15分钟社区生活圈”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道路+公园+生活圈”工程,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植入更多文化、体育、康养等元素。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 网址: http://www.zgtdzz.cn/zonghexinwen/2022/0917/2410.html



上一篇:9-12月,爱情失而复得的3个生肖,月老撑腰,有望
下一篇: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 我国北部和东部海

中国土地投稿 | 中国土地编辑部| 中国土地版面费 | 中国土地论文发表 | 中国土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土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